12月16日至18日将在浙江乌镇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从其知名度、参与代表的范围以及所体现出的网络“智慧”而言,无疑都胜过了第一届。这不仅说明网络发展深受越来越多国家以及与互联网相关的各方力量关注,也说明2014年在乌镇召开的首届互联网大会释放出的巨大效应。
Internet最早起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的前身ARPAnet,于1969年投入使用,也因此,ARPAnet成为现代计算机网络诞生的标志。56年的发展已经让网络与人们的生活,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成为同呼吸共命运的“合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可以说,互联网给全世界都带来了非同寻常的机遇。因为互联网的存在与发展,人类社会当前正在迈进信息社会,而信息作为继材料、能源之后的又一重要战略资源,它的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已经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取得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如同人摆脱不掉的“影子”与“思想”一般深深地刻进了人、社会、国家与全球发展的躯体之中。
网络,正在并终将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占据生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网络的竞争已成为国家和企业间涉及高技术和人才的竞争。同时由于网络带来信息的全球性流通互通,也加剧了文化渗透之间的角逐,各个国家都想方设法为捍卫自己的网络文化而殚精竭虑。毋庸置疑,在这个信息主导的时代,谁占据了网络的主动权,谁占据了网络文化的主流,谁就有了更多话语权和主动出击权。
本次互联网大会的参会规模以及会议规格,充分体现了当下之互联网之于中国,已不仅仅只是给大家带来有关营销、购物和支付等方面的便利,而是有着更加积极的变化和作用。近年来,互联网在中国发展非常迅速,企业、普通民众对互联网的认知和需求也越来越高,这点我们可以从“双11”的购物狂欢和兴起的微信抢红包热中便可看出一二。
正如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在之前新闻发布会上所表示的,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旨在搭建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的国际平台和国际互联网共享共治的中国平台,让各国在争议中求共识、在共识中谋合作、在合作中创共赢;也正如会议主场承办方的桐乡市人民政府市长盛勇军所说的“发展互联网产业的一个根本目的,是以人为本实现以网惠民。”不可否认,网络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将更为深刻,范围将更为宽泛,涉及的层面也将更为广阔,将会有越来越多国家、企业和个人依赖于网络的信息互联与互通来实现发展和进步;而网络,也终将成为一个“大舞台”,任何国家、企业与个人都需要在这个舞台上找到自己的定位,发挥自己的特长并体现自己的优势。
网络,终将为更多组织或个人所共享;网络也终将由这些组织与个人所共治。网络,为使用的主体所服务;应用网络的主体也要共同维护好这个有利的平台。休戚与共方能共谋发展,这已经是当今促进网络实现健康和快速发展一个不争的事实。(责任编辑:lu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