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SIM卡 陪伴我们多年的它或很快在生活中消失

13:392018-06-05

新闻来源:接近真理


    从功能机时代我们就知道,移动手机如果想要打电话那么SIM卡是必不可少的。据了解,第一批手机诞生时这个用户身份识别模块就已经存在,其距今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在这20多年里,SIM卡的变化其实并不大,仅仅是尺寸上有所改动。在2012年苹果取得nano SIM卡标准后,这个仅有12.3×8.8×0.7mm的卡片成为了全球的主流。


    不过在未来一段时间里,这种实体的用户身份识别卡或很快在生活中消失。




   近日,中国移动宣布在天津、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深圳、成都7个城市开通了名为“和多号”的业务。简单来说,这7个城市的移动用户可以第一批享受到一号双终端的服务,前提是你拥有除智能手机外的eSIM卡设备,例如HUAWEI WATCH 2 PRO/保时捷/2018等智能手表。开通这项业务后,就算你的智能手表不能插SIM卡,也可以与你的智能手机共享号码、流量以及通话。

    其实在这之前,联通已经先中国移动推出了eSIM联盟计划,旗下盟友包括华为、阿里、联想、高通等国内外知名的科技企业,Apple Watch 3成为了首款支持这项业务的产品。不难猜测,在两大电信运营商的推动下,eSIM卡将很快会成为国内的主流。



   简单来说,eSIM卡是将原有的实体SIM卡集成在了移动终端的芯片上,实现了虚拟化。eSIM卡以进一步提升终端内的空间利用率,同时相对传统的SIM卡它也有着更好的防震、防尘、耐高温等特点。此外,eSIM卡还支持反复烧录以及擦除用户信息,为携号转网打下了基础。

   eSIM卡的概念其实在2011年就已经出现了,之所以这么多年过去还未普及主要是和运营商的切身利益有关。你要知道,如果这项技术被完全使用那么对于运营商来说用户的去留就变得不可控。不过在大环境以及相关政策下,移动、联通开通eSIM卡业务说明了它们正在妥协。工信部规定在2020年之前实现国内所有移动用户携号转网服务,小编预计在这段时间内eSIM卡会有更全面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