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用工可搭“互联网+”快车

09:282016-03-14

去年此时,“互联网 +”概念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正式亮相,进一步催化了创投热和传统行业转型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创业在国民经济各个层面出现22次,互联网被提及12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被列为中央政府2016年的重点工作。

人才资源市场是作为资本市场之外反映市场环境的第二指标。“互联网+”时代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思维、新思路及新方向成为企业关注的新课题。3月10日,在由赶集网主办、奥商集团承办的“青岛互联网+招聘高峰论坛”上,参加论坛的嘉宾认为,互联网+招聘是发展大趋势,传统的市场招聘有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互联网+招聘可以解决这一难题。企业传统的招聘方式改革势在必然,企业自身应当借助"互联网+"手段,推动企业实现高效精准的招聘模式。

论坛吸引了青岛市人力资源交流服务协会、青岛市青年企业家协会、青岛市青年商会、青岛市黑龙江商会以及红领集团、灯塔酿造集团、联通集团青岛分公司、燕喜堂医药连锁等用工企业的参与。

用工不易求职也难

春节后,青岛的企业用工市场迎来招聘大潮,海尔路、沈阳路、福州北路等地的人才交流大厅或者劳务市场,开始发布大量招聘信息,一些企业给出的月薪比以往上涨15%以上。特别是制造类企业的用工岗位供过于求。如纺织服装业比较集中的即墨市,对生产型企业进行摸底调查发现,节后有近万个岗位缺人,尤其是一线工人和技术工人更为紧俏。

“与平时月份相比,企业年后招聘难度比较大。”一家印刷企业的HR刘先生向本报记者表示,现在应聘的求职者只要要求不是太高,大部分都能找到工作。

刘辰是一名2015年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海尔路人才市场,他对本报记者说:“我觉得目前的工作机会还是挺多的,但是我更想进大企业,这种企业待遇好,而且有上升空间。”

求职者能够更容易地获得工作机会,与目前企业的用工缺口有关,58同城蓝领招聘数据研究院对节后全国重点省、市的“用工缺口”进行调研,结果显示,用工大省山东省用工缺口为全国之最,高达56%。服务业、制造业同样发达的青岛市,用工缺口高达59%;北京求职者缺口达到52%,上海求职者缺口为44%,广州求职者缺口为28%,成都求职者缺口为7%。

这其中,互联网、电商行业需求强劲,具有网络销售环节的企业对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等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比往年有所增加。而这一趋势从热门职业可见端倪。山东省求职者缺口最大的职位是物流/仓储、淘宝、家政/保洁/安保、餐饮等,合计占比超过70%。此外,家政保洁及物流仓储两类岗位列其后。

为此,很多企业不惜降低门槛抢人。

58同城蓝领招聘数据研究院数据显示,2016年青岛市对高中以下学历的用工需求比2015年增长3%,对高中学历与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要求均有所降低,前者降幅为0.8%,后者为1.4%。招聘企业望人兴叹:用工缺口太大,求职者远不及需求量大。

同时,从求职者本身来说,因为其就业观念比较理想化,所以求职意向会有落差。举个例子,比如求职者适合做的是服务业或者生产制造业,拿着一个三流四流大学文凭非要找一个高级白领的工作,这是造成求职难和用工荒一个非常大的原因,这也是就业观念、包括以前大学扩招等一系列问题造成的,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

国家人社部2月29日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中国高校毕业生是765万人,比去年增加16万人,而且中职毕业生和初高中毕业以后不再继续升学的学生大约也是这个数量,青年的就业群体加在一起有1500万左右。“这个压力也是非常大的。”人社部相关官员曾表示,除此之外,化解过剩产能造成的职工下岗问题和在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部分企业用工不足也对就业难产生了压力。

赶集网授权合作商奥商集团总裁关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能做的是,尽最大的努力把所有能够匹配的,能够对接的求职者和企业对接到一起。通过“互联网+招聘”的方式,让人才简历增加匹配度,用工单位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匹配到最优最合适的人员,然后把筛选的结果通过服务送到企业中去。

互联网+招聘:除旧推新“如果知道蓝领求职者过去在哪个工厂工作过,他再去求职一个蓝领工作的时候基本上不用面试,这些数据在他的简历上是没有被体现的,而这些数据和信息在整个的体系中是可以被留存和记录下来的,这样就会形成一系列的动作。”58同城和赶集网高级副总裁宋波说。

蓝领的技术工人职场中较难掌握的,在于职业没有一个连续性,迁徙和跳跃很快。宋波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一个技术工人有可能前段时间是在东莞工作,后来到温州,再又前来青岛,换个城市换个手机号,让青岛的企业去看他的职业背景和能力的时候,是没有可参考的。而在通过58赶集的移动端app上做了投递简历后,有企业反馈和确认邀约的行为,系统就默认他(她)已经进行复试和有可能上工环节了。作为会员,这个人的应聘记录都会在系统内体现,根据长期跟踪,整个人生的职业规划和轨迹是很清楚的。这样避免了现在线下的一些不足,比如并不知道他(她)过去的背景。“整个蓝领应该去做大数据的整理,如果知道蓝领求职者过去在哪个工厂工作过,他再去求职一个蓝领工作的时候基本上不用面试,但现在这些数据在他的简历上是没有被体现的,而这些数据和信息,在整个的体系中是可以被留存和记录下来的,这样就会形成一系列的动作。”

反之,对于用工企业也是一样的。

关武对记者表示,所有的企业在赶集网的登记注册要经过他们人工去验证。也就是说每家真正的会员企业,他们都要给企业打上相应的一个标签。这个标签不仅会在前台呈现,后台也有呈现,会员企业是一个生产技术型、科技型、研发型、服务型,都会有标签。那么标签在跟赶集网人才数据库进行匹配的时候,就可以把企业的职位直接推荐给合适的求职者,同时也有可能把一些合适的求职者直接推给企业的HR。这样就增加了他们之间匹配的可能性和效率。

诚信,信息平台帮认证“赶集网把强力打击违规失信放在首要的位置上”,宋波和关武在采访中都曾强调诚信的重要。

当前的制造业工厂蓝领招聘,市场规模非常庞大,但是传统招聘方式还比较原始,主要依靠方式还是线下的带工工头、老乡推荐、中介门店、人才市场、招聘简章,以及线上的一些杂乱的分类信息网站,线下的信息渠道分散、信息滞后,部分传统的分类信息线上中介发布消息刷屏、缺乏信任机制,工人找工作看似简单,实则困难重重。

蓝领的招聘,最大的一个痛点就是人的诚信和企业的诚信,这是这个社会现状难以把控的东西,作为一个信息平台,对于呈现企业的招聘信息和个人求职者的个人简历的时候,58同城和赶集这样的互联网招聘网站又增加了一个认证工作。“赶集网在天津有上千人的资质认证的团队,更多的是用来认证全国各地的企业招聘信息的真实性和诚信度的,同样我们还会有客服的团队会在一些求职者在他入职过程中,让赶集网的合作商帮助一起验证真实性。点对点地去帮助一些企业去输送人的时候会找到求职者的信息的反馈、企业对于个人的评价。市面上有很多这种黑中介,还有一些职业的骗子,这一直是58同城和赶集这个集团里强烈要打击的”。

春节前,国家网信办联合有关部门开展了“招聘网站严重违规失信”专项整治工作,该项工作重点针对当下各大招聘网站违规失信乱象进行强力打击。此次行动,不仅对当下网络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招聘诈骗、虚假宣传、非法传销等进行了有效遏制,获得了包括58同城和赶集网在内的众多企业衷心的拥护与支持。

此前,58同城和赶集网就建立了技术、审核、编辑团队,设立7*24小时客服团队。在2014年于行业内率先设立了先行赔付计划,累计赔偿金额达到数百万元。2015年,在58同城和赶集网联合开展的“清网行动”中,通过退费、主动不合作等形式共清退涉嫌招聘欺诈的付费会员过万个。

2016年以来,58同城和赶集网联合在北京、苏州等城市不法商家清退数量超过500个。停止合作签约欺诈违法招聘客户的代理商3家,据不完全统计,已开除签约招聘欺诈客户的员工65人,涉及金额已超过千万元。

价值万亿大“蛋糕”

有数据预测,互联网招聘将有一个非常广阔的未来,市场将达几千亿乃至上万亿,市场也将出现很多伟大的公司。

据国家统计公开数据,中国目前有蓝领群体近4亿,其中农民工2.74亿(2014年数据),占全国总人口约30%。粗略核算,总体市场规模肯定超过千亿元,而乐观估计,总体市场规模要上万亿,这就给了一些互联网创业公司留了充足的发挥空间。

聚合信息和数据只是第一步。“蓝领互联网招聘是一个大生态系统的概念,58同城和赶集依然只是前期的浅层次探索与挖掘。”宋波对记者表示,蓝领的招聘只是一个入口,它将引领一系列的服务。只有蓝领的招聘,才是对求职者理解最深刻的。互联网蓝领招聘能真实地反映求职者的薪水、居住地、社交等数据。从招聘开始,延伸到社交、衣食住行、金融服务、培训等整个蓝领服务的生态。业界目标不仅仅是招聘,而是从招聘开始的整个蓝领服务的体系。“赶集网本着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的态度, "让工作不再难找,首倡 让员工不再难招"的行业使命和愿景,未来将通过赶集平台的数据服务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战略投资能力,助推互联网+招聘服务领域的生态发展。”

去年,58同城和赶集网的合并,在业界引发了极大的反响。两家合并后,几乎占据了互联网招聘市场里的绝大部分份额,共享已有的招聘数据资源成为绝对优势,依然已经成为业界的“独角兽”。

针对网传有关“58赶集整合业务引代理商纠纷”的报道,宋波对本报记者表示,截止到目前,58同城和赶集之间的整合进入到非常顺畅的一个轨道,在线下的合作伙伴的整合当中也非常顺利。“过去58同城和赶集是竞争关系,赶集侧重于用合作伙伴,58同城各地建立众多的分公司。整合实际上是对整个集团里的渠道力量有一个更大的加强。今后,我们不仅要扶持赶集老的合作伙伴继续在当地在做深挖,还会把58同城和赶集两个业务线的合作伙伴进行有效的组合。把不同的品牌植入到不同的公司里,让合作伙伴放大它的势能。这对于我们绝大多数渠道都是一个利好消息。所以现在的进展非常成功,而且我们对业界的预测也是充满了非常大的乐观度”。



(责任编辑:Na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