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采访两会外国记者超千人 开设网络申请采访通道

14:232016-03-16
两会是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十三五”开局之年,3200多名中外记者参加两会报道,其中外国记者超过千人,分别来自65个国家和地区的234家媒体。

“聚光灯”下的中国两会,一举一动牵动世界神经。而透过记者在两会新闻中心捕捉到的几个与外国记者有关的小故事,细微之处向世界展现了一个更加透明、开放、自信的中国。

两千多份报告一抢而空

连夜赶制英文版报告摘要

未来五年对中国乃至世界有多重要?看看各个国家和地区派出的庞大采访阵容就知道了。

“今年日本记者人数从去年200人增至272人;英国记者人数从去年50多人增到115人;美国媒体依然派出约200人的采访阵容;法国、德国媒体人数都超过了50人……”两会新闻中心外国记者组组长唐锐对记者说。

除了接待记者,新闻中心一项重要任务是为媒体发放会议文件。每年3月5日全国人代会开幕前,新闻中心工作人员都会在大会堂二楼南侧区为外国记者发放多语种版政府工作报告等文件。

“今年我们准备了包括中文、英文、法文、俄文、阿文、西文、韩语、日文、德文等9个语种的政府工作报告。8点整,资料发放准时开始,2000多份很快被一抢而空。”当天一早就在大会堂忙碌的外国记者组工作人员励建平说,让她想不到的是,最先告罄的报告竟是中文版,“说明外国"老记"看中文原版的能力提高了”。

记者了解到,与往年相比,今年外国记者还会得到一份特别为他们印制的政府工作报告英文版摘要。

“人代会开幕前,不少外国记者提出政府工作报告篇幅长、信息量大,很难快速抓住要点。今年大会根据他们的需求连夜赶制出英文版的报告摘要。从效果看,很受外国记者欢迎。”两会新闻中心一位负责人介绍。

俄罗斯塔斯社记者阿列克谢表示,两会帮助他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十三五”规划。“未来五年中国政府将会有哪些主要任务,如何进行经济改革,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也是我最关注的。”

开设网络申请采访通道

最快两到三天就能安排采访

13日下午,路透社和彭博社两名记者成功通过在线申请采访到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等全国人大代表。“没想到在线申请这么快成功。”其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记者说。

为方便外国记者采访,两会新闻中心开设专门网络申请采访通道。记者在线提交采访申请后,无论是否联系成功都会及时向记者反馈,快的时候两到三天就能安排采访。

有效保障外媒的采访机会在两会期间处处得到体现。今年新闻发布会和记者会上,路透社、彭博社、纽约时报、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博客,微博)、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等外国媒体多次获得提问机会。事实上,无论在“部长通道”“两会记者会”还是代表团组开放日,外国记者忙碌的身影到处可见,针对热点话题频频提问的声音到处都能听到。

外国记者“组团”参会

齐刷刷坐在一起格外抢眼

今年两会上,有一群“组团”参会的外国记者格外引人注目。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王国庆和全国人代会发言人傅莹的新闻发布会,以及外交部长王毅的记者会上都有他们活跃的身影,齐刷刷坐在一起格外抢眼。

据两会新闻中心介绍,他们分别来自中非新闻交流中心和中国南亚新闻交流中心,包括20名非洲媒体记者和7名南亚媒体记者,他们是“采访两会外国记者里的别样风景线”。



 

(责任编辑:Na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