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转型突围进行时

11:012016-04-16

近期,生鲜电商日子并不好过的消息又流传开来,甚至已有生鲜电商平台难以熬下去而面临倒闭。从曾经的风风火火、轰轰烈烈,到如今有的行业淘金者黯淡失色、难以为继,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生鲜电商就此进入寒冬呢?

对此,一些生鲜电商平台、行业内人士等并不认同上述观点。在他们看来,行业虽没有前期的火爆,但这正是经历资本喧嚣、行业过热等之后,行业面临的转型发展机遇。而未来置身其中的企业,都要明白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自己的定位在哪里。

生鲜电商“若有所失”

近日,上海生鲜电商美味七七倒闭的消息不胫而走,传言因资金链断裂,而其背后拥有的是正大集团和美国亚马逊投资。在外界一片看好下,美味七七突然倒闭,也让业界唏嘘不已。资料显示,美味七七成立于2013年,随后于2014年拿到亚马逊入华十年以来的首个投资,B轮2000万美元,达到事业顶峰。拿到巨头投资后的美味七七走上重资产运作模式,先后自建冷链物流、加工中心等。不过,在没有构建起盈利模式情况下,资本注入成为企业生存下去的单一动力。登录美味七七网站发现,目前网站已贴出公告:“各位美味七七的朋友,由于公司收购方突然退出,使得公司资金流出现问题。管理层被迫在仓促中暂停营业。我们感谢公司所有合作伙伴和现有股东对公司的一贯支持,对给你们造成的损失痛心无比,在此深表歉意。用户礼品卡和账内余额使用请等待公司公告”。

不得不说,近年来,生鲜电商大多数时间都站在“互联网+”的风口,甚至一度引来各路资本进入,行业火爆异常。有资料显示,2015年是生鲜电商热闹的一年,在“互联网+”和大众创业凶猛浪潮之下,大量资本和众多创业者纷纷涌入这个行业。但这样的大潮中,仍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有关部门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共有近4000家生鲜电商,但盈利的仅有1%。尽管如此,2.5万亿元的生鲜市场规模和不到2%的电商渗透率,仍引得“各路玩家”前赴后继。

对于生鲜电商当前出现的分化现象,业内人士认为,不少生鲜电商在发展过程中都埋下很多隐患。“在2014年、2015年期间,只要做生鲜电商,甚至不需要能保证合理盈利的模式,就有资本方来谈合作、投资。很多企业走上靠投资维系生命的道路,在市场竞争中不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在日常经营中不考虑实际需求,盲目扩大公司规模。据我所知,在行业内却有这么一批企业,有现在活得还好的,也有勉强维持的,但当这样的企业一旦玩不转资本,那么消亡就在必然之中了”。

多方求生机

美味七七在官网公告中表示,请对美味七七任何形式的资产感兴趣的同仁,尽快发送邮件至相应邮箱,祝愿美味七七早日恢复营业。美味七七的困局待解。

前车后师,生鲜电商正在多方面寻求自己持续发展的动力,而一些企业也在转型等方面寻求生机。“未来生鲜电商会有多样化发展,一些专注于生鲜电商,而另一些将是多方向转型,比如转型为纯服务、转型为纯平台等,这也不能不说是一种方向。”上述业内人士认为。

有资料显示,近期,生鲜电商的资本机遇再次来临。资料显示,2016年以来,已有10家生鲜电商获得融资。据悉,这10家电商主要集中在5类模式:从不同产地采购水果卖给C端用户的B2C模式、为B端用户提供交易信息或服务的B2B模式、从自有农场采购供货给C端用户的F2C模式、做小摊贩与C端用户对接的C2C模式及线下拥有体验店的O2O模式。

资本再次来到,对生鲜电商来说也算是恰逢“甘霖”。但在经过多年发展之后,投资生鲜电商的资本也有了不同需求,这也将促使生鲜电商企业的发展有所侧重。“资本方跟我们谈过投资,投资规模也沟通过,但明显感觉到他们变得谨慎了,对我们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这毕竟已不是刚起步的生鲜电商市场,现在,资本方更多关注的是企业要做出自己的特色,要细分自己的市场这些内容,我们也在借融资机会思考这些问题。”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责任编辑:Na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