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物联网织就老人的贴心小棉袄

09:192016-07-12
 如今,我们早已适应了互联网带来的改变。智能化、信息化的设备也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早在十年前,李军就对互联网有一些前瞻性的预判,“当时我正在做一个农业互联网的项目,我发现,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农产品(000061,股吧)滞销所带来的亏损是巨大的。通过互联网嫁接资源非常重要,尽管我不是科班出身,但还是对互联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12年,李军舍弃了小有成就的工作,毅然迈上了独自创业的道路。恰逢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社会组织和企业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李军抓住机会,以物联网产品为基础,倾力打造智慧社区、智慧养老和智慧医疗,为老人提供居家养老的智慧服务。

   产品达不到效果,我是绝不会推出去的

   这句话李军反复挂在嘴边。“老年人本身就是一个弱势群体,如果产品做得不够好,就推翻重做,我要对老人家负起这个责任。”

   目前,杭州昊阔物联科技公司的主打产品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搭载了物联网和云计算功能的健康云平台。结合血糖仪、血压计等检测设备为社区居民提供实时动态的健康管理及医护服务,创建便捷、高效的智慧社区。李军透露,昊阔物联目前与华数共同运营的省民政厅“社区日照中心养老”项目,未来将在全省23000个社区进行布点;同时,与舟山市普陀区政府一起打造了“普陀智慧社区”一期项目,79个社区有30万人口完成项目验收,将于明年进行二期工程项目的建设。

   另一个是自主研发的具有紧急呼救功能的手机腕表。当老人出现紧急情况时,按一下腕表上的电话功能,便能开展相应的急救工作,定位功能方便找到具体的位置。“我们的2.0腕表还在进一步开发中,实际上,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难题,所以腕表目前还不能推向市场。”李军如是说。

   我做的事情不仅仅只是为了我自己“大部分老年人得的是慢性病,重点在于"养"。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能够实时掌握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医生可以在第一时间调整治疗方案,争取减少用药,改善老人健康。”李军说,他经常看报道,社会有很多空巢老人,有的与亲人失去了联系,这说明老人的健康、走丢问题已经迫在眉睫,运用信息化的手段或产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是很值得的。

   为了推动智慧社区、智慧养老的不断完善,2014年,杭州昊阔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参与了全国首部《智慧城市系列标准》的制订。与此同时,在滨江试点站中,相关负责人会对老人开展免费的身体检测以及软件使用说明,以便老人可以轻松地在手机、电脑中查看自己的身体情况。

   “我也会老,你也会老,我觉得我现在做的事情可以延续下去,哪怕是一丁点的进步也行。”李军坦诚讲。

   联动机制不够完善,运营团队有待加强

   尽管老年人市场是一块处女地,没有很多公司在这个方面开辟地很深,但是据李军讲述,很多方面还存在瓶颈。

   “我们的腕表在技术上已经相对成熟,但是呼叫机制却依旧停滞不前。当孤寡老人需要急救的时候,应该呼叫谁,是呼叫子女、就近的社区医生还是呼叫120呢?呼叫给子女,子女不在现场怎么办,即使在也不懂急救措施;呼叫给社区医生,那就涉及医生的体系范畴了,这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呼叫120,等救护车赶到恐怕早已错过了最佳的抢救时间了。而且急救中心也会有一个流程,花费的时间太长。”李军直言不讳地说。

   面对现状,李军正在筹备自己的社区医生运营团队,签约的医生负责相应试点老人的日常健康以及做好急救准备,“呼叫系统是一个庞大的联动体系,目前还不够完善。呼叫的效果达不到,那再好的产品也没用,我希望政府可以冲在前面。”

(责任编辑:Na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