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辽宁省人民政府网站
2017年,省内有知识产权问题,拨打“12330”就可以得到维权援助或进行举报投诉;电商领域专利侵权行为,48小时内判断审核确定后断网处理;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促进中小微企业创新成果专利化、商品化、产业化。近日,省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就落实《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表示,将制定落实措施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务公开,实行失信责任追究制,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软环境。
2017年,我省将加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体系建设,在全省范围实现“12330”维权援助与举报投诉热线“全覆盖”。有条件的市将创建省级维权援助中心,各市将构建创新创业知识产权维权服务网络,在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区设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
对于电商领域的专利侵权行为,执法机关在48小时内做出侵权判断,电商平台审核确定后采取断网处理,推进网上执法与实际执法相结合。
此外,我省将建立检查对象名录库、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制定并公开“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对抽查发现的企业假冒专利行为,违法情节较轻且能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责令改正,进行教育、告诫。对随机抽取发现有假冒专利行为的市场主体,将加大随机抽取的次数,再次发现假冒专利行为的,依法依规给予行政处罚。
省知识产权局已取消4项行政审批事项,对保留的发明专利申请优先审查审核职权进一步规范,办理人可通过网上办理,办理周期从36个月左右缩短至20个月左右。取消“专利代理机构设立审批初审”职权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通过网络监测、实地检查和举报投诉等方式,对发现问题的代理机构和代理人依规处理。
为促进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发展,我省在10个市试点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目前沈阳、大连、抚顺完成风险补偿专项资金配套。各试点市将寻求合作银行商定风险分担比例,设立风险补偿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