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不是一场并购决定的

10:152017-02-25

 来源: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卢晓 北京报道

    尽管没人能描摹出新零售的样子,能确认的一点是,新零售认为线上线下都不能实现独自增长,但这场由电商企业推动的线上线下融合想要真正实现并不容易。

    有零售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商超目前处于分散局面,区域性大,很难形成一统江湖。要想覆盖更多的区域,只能靠大举收购。

    但找到合适的线下资源并不容易,例如阿里和百联的秘密谈判周期就长达八个月。此前业界还曾传出阿里与物美超市洽谈过并购事宜。消息称,阿里当时出价10亿美元,但物美的心理价位是15亿美元,双方最终没有谈拢。

    而在找到线下资源后,两家企业的线上线下融合也并不容易。例如有观点认为阿里和百联的合作不涉及股权投入,双方在新零售上的合作缺乏一定的约束力和推动力。

    然而即便是有资本捆绑,两家不同企业在对接上也不一定顺畅。“线上线下思维差异是关键,思考的问题不是一回事。”上述业内人士对记者说。此外他还表示,新零售最困难的是双方供应链的整合,因为线上线下在客户群体、运营管理、商品采购、引流手法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

    而在传统零售企业与互联网零售企业的工资差异面前,线下和线上的利益冲突也成为双方合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苏宁云商(002024,股吧)副董事长孙为民此前曾表示,为了解决苏宁门店与苏宁易购线上线下左右互博的问题,苏宁易购在各地区的销售额将会算成对应线下大区的业绩。苏宁每个门店的业绩都包含线上和线下两部分,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发货,销售额都归属于门店业绩。

    多点为解决线上与线下的利益冲突,采取的是向线下超市人工付费的模式。多点CEO林捷曾表示,物美每个卖场内为多点线上订单拣货配送的工作人员,50%是多点自己的员工,30%是第三方人员,而剩下的则是由物美卖场内的员工来承担。多点会根据订单量付出相应的报酬给卖场员工。

    此外,线下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也是制约新零售的难题。春节前后不时传出快递公司人手短缺,造成大量快递积压的现象。而人手短缺的原因之一是许多快递员都改去送外卖,因为拿到的工资更高。

    有观点认为,在物流人工成本上升的背景下,快递的利润已经被压缩到极低,而业绩的要求又对快递员的考核趋于严苛,这加剧了一线快递员的流失。

    在这场大融合中,线上和线下不仅要理顺双方的利益关系,不做各自为战的伪融合,还要解决好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这无疑对新零售都是严峻的考验。




(责任编辑:Na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