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为把脉我国“互联网+城市服务”的发展现状,厘清制约因素,实现更大的价值释放,日前互联网实验室特联合北京国脉互联信息顾问有限公司在京举办“互联网+城市服务专家研讨会”。会议邀请了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汪玉凯、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综合交通院院长张国华、商务部研究院前院长霍建国、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余江、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赵坚、北京国脉互联网信息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冰之以及互联网实验室联合创始人王俊秀、互联网实验室分析师宋谨谨等各界人士参与。
会议期间,互联网实验室发布了《互联网+城市服务报告》。报告用了四个章节对互联网+城市服务的发展环境、供给生态、发展现状、带来的社会效益做了详细分析和总结,并展望了未来城市服务的发展方向。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赵坚教授认为,互联网通过减少信息不对称,改变交易流程,创造新的商业模式,找到盈利点,因此社会资本有动力去推动。目前,城市服务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政府的管理模式,多部门设置造成的行政壁垒阻碍了开放共享,很多资源都是掌握在各个部门手中,都是碎片化的,掌握的资源是和部门的权力相联系。政府如果不优化一些政策的话,会妨碍城市服务的发展。
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综合交通院院长张国华指出,过去我国的优势是土地、劳动力、环境。但是又面临三个高成本,物流能源成本高,交易成本高,服务业成本高。这三个成本和我们的互联网+,和我们智慧城市的结合是有巨大的空间的。各行各业已经通过自身转变着,我们的生活已经日新月异。但是,在虚拟的网络和物质的网络相融合时政府、企业发展过程中仍面临几个挑战。(晓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