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电商+权利人共建平台”问世
12:042016-07-06
原题:我国首个“电商+权利人共建平台”问世 已有LV、Burberry等180家知名品牌加入
法治周末记者 王晓雁
韩国某知名化妆品集团,旗下一品牌在天猫上开设了官方旗舰店,在阿里对其商品进行的抽检测试中,首次鉴定、二次复检的结果均显示为假货。然而,该集团在被告知商品购买自旗舰店后,将检测商品发往韩国总部,剧情出现“神逆转”——对方的鉴定结果显示为真;
某奢侈品牌,2014年就和阿里达成一致,确认开展神秘抽检鉴定合作。去年1月至5月,阿里将多件样品寄往该品牌处,但都未收到反馈,又给其发送邮件和电话联系,均石沉大海,于是神秘抽检鉴定合作被迫中止;
某投诉人,伪造了腾讯公司的企业公章及法人代表签字,提供虚假的商标投诉授权书,同时注册了大量同机账号来骚扰正常卖家。在这份日期为2016年4月19日的商标投诉授权书下方,“马化腾”的黑色大写签名赫然其上……
“电商平台在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时,遇到了很多困难。”7月1日上午,在阿里巴巴召开的首届“权利人共创会”上,阿里首席治理官、花名为“灭绝师太”的郑俊芳坦言,对于大量商标权、著作权纠纷,电商平台对每个品牌的专业知识有其局限性,直接根据模型认定假货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而现实中,权利人随意鉴定、不配合鉴定,甚至伪造凭证等恶劣行为时有发生,极大影响了平台正常维权工作,也对正常卖家的经营造成了骚扰。
“打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单靠阿里一家肯定不行。我们应该思考的是:怎么利用互联网优势、利用大数据能力,帮助所有人合力打击假货?”郑俊芳介绍,本着“一个都不能少”的宗旨,阿里开发了权利人共建平台——这是全球首个真正意义上以品牌权利人为中心的电商+权利人共建体系,邀请了已经加入阿里诚信维权机制、有强烈意愿参与知识产权保护的诚信权利人共同合作,目前,首期已有包括LV、Burberry、Adidas、微软、苹果、三星等逾180家全球知名品牌加入。
据了解,该平台将根据品牌权利人提供的品牌、产品型号、假货特征等,结合大数据模型进行全网搜索,随时向权利人提供需要进行专业判断的疑似侵权链接;权利人在收到链接推送后5个工作日内,对内容进行确认,并可以对确认侵权的链接发起一键投诉;投诉一旦成立,阿里会通过大数据平台进行跟踪,比如查看提供链接与目标单品的匹配度,借助权利人的视角来修正完善数据模型,甚至是调整平台商品管控策略,最终反哺到下一轮的知产保护行动中。
事实上,在权利人共建平台搭建之前,由于拥有全球领先的主动防控体系,2015年全年,阿里已经在打假工作上取得了显著进展:2015年全年,由阿里主动发现并拦截的涉假商品量,是品牌权利人投诉后删除的商品量的8倍,而这一数字在侵权识别技术快速升级后呈几何式增长,截至2016年上半年,已达到22倍——也就是说,在权利人投诉某个商品前,已经有至少22件涉假商品被阿里发现并主动处理完毕。
2016年上半年,除常规化的投诉受理和线下打击之外,阿里巴巴还重点开展了LOGO涂抹治理、山寨治理、扫霾行动和重复侵权治理的四大行动。仅扫霾行动一项,通过规则宣导、发布拦截、存量清理等手段多管齐下,对同款、仿款、媲美等傍名牌或通过品牌名堆砌引流的商品实行了严格的主动处置,截止到2016年6月,已处理超2000万涉嫌不当使用他人权利的商品,不仅使前台展示页变得更干净,也使品牌投诉量直线下降了超5成。
“对于一些规则清晰、处罚力度大的网络平台,企业应该重点合作。”会上,惠普亚太区品牌保护高级经理付筱林表示,互联网时代,他们一直在探索: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最有效率地打假?
“如果网络平台没有清晰的打假规则、处罚规则,品牌企业打假可能投入很大,效果却未必会好。打假必须线上线下综合治理,才能达到最终效果。阿里巴巴今天愿意承担起更多责任,淘宝加大了处罚力度,这是一件好事情。”付筱林认为。
“权利人没有理由不珍惜这种合作。”广东金融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姚志伟在当天的圆桌论坛上指出,对于很多国际知名品牌来说,如果没有网络平台,他们打假需要到线下去跑市场,不仅成本高,还有很高风险;而如今,权利人的成本就是在网络上搜索,然后发送链接——这项工作在国外的办公室就能完成,甚至不用跑来中国。
一位与会的行业人士告诉记者,不需要怀疑电商平台的打假决心和毅力,因为打假成败关系到资本市场对电商平台的态度——平台上少一分假货,资本市场就会回馈给它们相应的信心,而这种回馈就是“真金白银”。
(责任编辑:Nancy)